2013-1-23 優化失業綜援 議案辯論

主席:

要妥善運用社會資源,避免浪費,這個使用公帑的大原則,沒有人能反對。但落實到具體層面,不同的立場,不同利益代言人便有不同的看法,這個議會剛討論完幫助中產,不少議員提出建議,幫助中產階級,但中產階級已是社會經濟環境較佳,市場競爭能力較強的一群,以中產階層交稅多,福利少,進而以公帑協助中產階級,這是否妥善運用資源,如本動議所說的集中資源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士,便大可斟酌。

今天辯論的題目是優化失業綜援。優化措施,是一個很正面字眼,沒有什麼反對的理由,但若優化代表收緊領取失業綜援的資格,便要小心處理,要看相關數據,才能決定以優化為名,收緊領取失業綜援資格為實的建議,是否合理。在過去十年,2003年是失業高峰期,失業人數達27萬8千人,但近年失業率已大幅回落,2011年失業人數是12萬7千人,我們比對2003年失業高峰期和2011年的數字,在2003年領取失業綜援有5萬118人,2011年不足2萬9千人,若以百分率計算,2011年失業人士較2003年少了54%,領取失業綜援的人士則少了46%,兩者有8%的差距,但總體而言是兩者趨向一致,並沒有太大偏離。我不能說當中完全沒有濫用失業綜援的情況,但即使有,情況亦不算很嚴重。

若進一步分析領取失業綜援的年齡組別,在2011年底,30歲以下領取失業綜援佔11.6%、30至39歲佔11.3%、40至49歲佔29.4%,佔最多的是50至59歲中老年工友,佔47.7%,佔了領取失業綜援近半。若加上失業者年齡背景便更能說明問題,2011年按年齡組別劃分的失業率,若撇除了20歲以下的青少年,50至59歲中老年工友失業率是3.3%,較20至29歲的失業率5.3%要低。但20至29歲相對高失業率的組群,在領取失業綜援的年齡組群裡只是排第3,說明了年青勞動人口,並沒有濫用失業綜援,即使有,也不普遍,但3.3%50至59歲的中老年失業工友,佔了領取失業綜援的近半,成為主要領取失業綜援的群體,是什麼原因令這群體的失業工友成為主要的失業綜援申領人,恐怕也不是一句濫用便能解釋,收緊領取條件便能解決。

主席,50至59歲領取失業綜援者多,是有更深層的社會原因,在今天的眾多修正案裡都有提到,如要減少申領失業綜援人數,應多開拓中老年工友的就業職位,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和就業輔導等,勞聯也有自己的主張,要求政府設立失業貸款基金,避免失業者完全失去經濟支援,生活水平急速下降,最終跌入綜援網,這樣才能真正的優化失業綜援。

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