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財政司司長在今年財政預算案的結語裡,提到要建立一個公平、公義、人人活得有尊嚴的社會,期望弱勢社群得到照顧的理想社會,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解決資源何來的核心問題。但在過去五年,特區政府每年錄得逾四百億盈餘巨額盈餘,以至有全民派錢的措施,可見特區政府資源不缺,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建立更好的社會。今天的議案並不是促請特區政府全民派錢,而是全民減稅。我不同意全民派錢,因為不分貧富,福利均沾,並不是有效運用資源和照顧弱勢社群的正確方法。全面減稅,受惠的只是納稅人,並且納稅愈多,減稅受惠愈多,沒有納稅的基層市民和弱勢社群則無從受惠,這是政府資源顛倒分配,濟富不濟貧,遠不能達到還富於民的目的。
財政司司長每年向公眾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諮詢的背景資料,都指出利得稅和薪俸稅是政府經營收入的主要來源,而收入波動為公共財政管理帶來挑戰。在利得稅的收入中,只有11%註冊公司須交利得稅,當中不足1%公司交的利得稅佔政府利得稅總收入60%;在薪俸稅中,只有45%工作人口需要交薪俸稅,當中12%的納稅人交薪俸稅佔政府薪俸稅收入逾80%,這是反映稅基狹窄,全面減稅,受惠人同樣狹窄。無論希望建立一個公平、公義,照顧弱勢社群的理想社會,還是要解決收入波動不定,為公共財政管理帶來挑戰,我促請政府全面檢討稅制。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一直要求政府設立資產增值稅,在證券市場和物業轉讓獲利徵稅,其原則與公司獲利要繳付利得稅相近,金融財技與物業炒賣成為資本累積的手段,亦是造成社會貧富差距巨大鴻溝的主要原因。
主席,除了開徵資產增值稅,檢討稅基,能者多付,建立一個更公平合理的稅制,這才是真正的還富於民。
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