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在今年九月,扶貧委員會發表了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書,第一次為社會制定了貧窮線。社會對設立貧窮線都抱有期望,希望貧窮線能把政策聚焦,更有效幫助貧窮人口,我們難以想像,當政府公布了貧窮線後,政府是沒有跟進的紓緩措施,以某種形式的補貼,幫助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低收入市民。
事實上,在扶貧委員會公布貧窮線的前後,社會上不少關心貧窮問題的團體,都提出了扶貧建議,幫助低收入人士。我所屬的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也提出了一套援助低收入人士的方案,並已提交特區政府。
勞聯的建議有別於其他團體的建議,是我們整合了現時成效不顯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提出一個兼顧家庭和個人的扶貧方案,對貧窮家庭的成員和低收入人士作出支援。
我們的建議並不複雜,在家庭方面,若在職家庭收入是該組別家庭收入中位數的一半或以下,則同住非在職直屬家庭成員,可獲該組別家庭收入中位數5%津貼,這樣,在職人士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是受惠者;在個人方面,全職僱員月入是入息中位數的一半或以下,可得全額交通津貼,月入是入息中位數的一半至七成,可得半數交通津貼。無論家庭與個人的扶貧措施,均不設資產審查。
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書指出,2012年全港共有40萬3,000個貧窮住戶 ,涉及人數1百01萬7,800人 ,在這超過40萬個貧窮住戶,當中有15萬6,700是在職貧窮住戶 ,涉及人口53萬7,000人,這50多萬人便是建議援助對象,我們初步計算,計劃每年動用的公帑約23億。
在個人援助方面,我重申勞聯的建議,落實一個免資產審查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不過,交津計劃自07年實施至今,600元的津貼額從未調整,但港鐵自07年以來,票價累積加幅是13%,九巴則是13.6%,我們建議取其平均數,把交通津貼由現時的600元增加至680元,半數由300元增至340元。
現時鼓勵就業交通計劃只有6萬多人申請,與政府原先估計43萬人有很大差距,我們對這結果並不意外,因為現時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目標模糊,既不是鼓勵就業,亦不能補貼低收入家庭,加上申請複雜,資助額少。在政府要推出的低收入補貼計劃時,交津計劃必須重新定位。勞聯一直批評現時交津計劃非驢非馬,我們希望籍着政府制定低收入補計劃的同時,能把交津計劃撥亂反正,真正幫助低收入人士。
主席,今天的動議可貴之處是讓大家都可以提出各自的低收入補貼建議,供政府考慮,亦讓關心基層市民生活的朋友參考。盡管議員的修正案跟勞聯的建議不盡相同,但本着集思廣益的精神,只要修正案不遺反一些基本原則,我都會支持,希望不同的建議能凝聚共識,取長補短,幫助政府制定一個可持續運作,但又能有效幫助貧窮人口的政策。
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