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7 施政報告 議案辯論(福利衛生)

主席:

        這是本屆立法會最後一次審議特首梁振英的施政報告。在2013年,特首上任後首次向本會提交施政報,說會成立退休保障專責小組,「以開放、務實及審慎的態度,深入探討退休保障,客觀分析不同意見,就退休保障的路向建立共識。 」2014年,特首又在施政報告說「政府會以開放及務實的態度,考慮退休保障的未來路向。」2015年,特首還是在施政報告說扶貧委員會未來幾個月會啓動訂定諮詢的框架及內容,期待社會作理性和務實的討論,從長計議,凝聚共識。來到今年,特首還是在呼籲大家積極提出意見,共同深入、知情、客觀及理性討論。一個退休保障諮詢工作,由本屆立法會任期開始,到本屆任期結束,四年多來,都只是翻來覆去地說諮詢。一個老生常談的全民退休保障建議,蹉跎了多少歲月,又有多少長者苦等退休保障多年,最後等不到便離開我們。

        有關退休保障何去何從,最終離不開社會是否支持一個全民退休保障的安排,如果支持,財政上如何持繼可行。但政府的諮詢文件甚具挑釁性,把是否支持一個全民退保安排改為不論貧富方案和有經濟需要方案,把一個退休保障的基本權利問題變成一個經濟問題,按此推論,若未來我們要檢討長者高齡津貼,政務司司長大可稱為不分貧富長者高齡津貼方案與有經濟需要長者高齡津貼方案,在命名上把不同方案標籤化,貎似客觀,實質政府早有立場,傾向路人皆見。特首還在施政報告說客觀理性討論,呼籲大家積極提出意見,我只能說,不知從何說起。

       在退休保障諮詢文件裡,政府把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放在一起討論,目的是要把問題複雜化。只要我們看看特首的行政長官競選政綱,「逐步降低強積金戶口內僱主累積供款權益用作抵銷僱員長期服務金」是放在僱員權益之下,而退休生活保障下的優化強積金計劃,是指提供年金選擇、降低管理費、推出回報穩定投資產品等,不涉及取消對沖強積金。很明顯,特首亦知道取消強積金對沖和優化強積金保障不能混為一談,現時,政府偷龍轉鳳,不惜自相矛盾,把取消強積金納入退休保障諮詢文件裡,是借較複雜、要花較長時間討論的退保安排,轉移市民的視線,拖延社會要求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安排,我對政府的做法感到遺憾。

       除了退休保障外,長者照顧服務也是市民大眾非常關注的問題。特別面對人口老化,如何做好醫療護老工作,是政府很大挑戰。目前政府的社區及院舍照顧無論在量和質方面都令人擔憂。量方面,儘管特首每年在施政報告都會宣佈增加若干的名額,然而對縮減輪候人數、或輪候時間的目標仍舊一律不提,輪候中的長者只能望梅止渴。我很高興聽到政府說,鼓勵青年人「先聘用後培訓」的先導計劃獲正面反應,我期待政府增加培訓名額,盡快為護理行業輸入新血。在質素方面,施政報告裏面提到,當局計劃在2016-17年度合併「安老院牌照事務處」及「殘疾人士院舍牌照事務處」,在事務委員會上政府提到合併兩個事務處後會加強巡查違規機構及檢討發牌機制。我期待監察制度上的改革可提升行業的質素,讓市民安心使用私人院舍服務。

        醫療衞生方面,自願醫保計劃輾轉討論諮詢,時間也不在全民退保之下。但自願醫保計劃中核心部分——高風險池,至今無法落實。自願醫保計劃變為一些小修小補的建議,這便是施政報告所說的,訂定保險產品最低要求、擬定標準保單條款及條件、規劃現有保單的轉移安排等。這與社會的期望有很大的落差。

        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