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4 2016至17年度財政預算案辯論 Published on 2016-04-142017-12-22 by poonsiuping 主席: 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顯示,財政司司長發表2016-17年預算案,是司長上任以來,發表9份預算案裡數一數二受市民歡迎的預算案。相對於一月份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社會批評之聲不絕成了鮮明對比。我還記得在施政報告致謝動議的發言裡,批評特首沒有為社會的矛盾撕裂把脈;但在財政預案裡,司長在引言和結語裡,都花了不少筆墨,抒發對當下社會矛盾撕裂的看法和感受,盡管這些看法和感受並不是石破天驚,但引起不少市民共鳴。我相信,這是司長這份新瓶舊酒的財政預算案,得到市民認同的原因。 我不反對財政司司長對時局發表意見,我甚至認為司長對時局的分析大體中肯,切中時弊。但財政預算案始終是財政預算案,重心應是財政政策和措施,而不是其他。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發表後承認,這是一份沒有新意的財政預算。我一直不認同司長的理財方法,因此,我並不認為這是一份好的財政預算案。 在公共財政上,司長一方面強調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一方面把2015年四百五十億元投資收益撥入房屋儲備金,並把今年財政盈餘的三分一注入未來基金,即約一百億元。兩者加起來便是五百五十億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司長在預算案裡解釋,表示要為香港的長遠需要作部署。投資未來,看似無可厚非。 在去年底,政府就未來退休保障安排諮詢市民意見,這也是投資未來,涉及香港長遠需要的部署。諮詢文件強調,退休保障安排要避免為下一代做成沉重負擔,一個不論貧富的退休保障無可避免加稅或開徵新稅。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政府的未來觀,政府的政策措施不應增加社會的未來負擔,與此同時,政府應預留大量的儲備,留待未來社會發展之用。這便是司長一再強調的所謂量入為出政策。但香港今天的成就,是過往幾代人努力的成果,從現時豐厚的財政儲備裡多撥一點資源,改善基層市民的生活,讓劏房戶能盡快上樓,長者能有退休保障,病者能得到合時的醫治,我認為社會有這些要求,並不為過,要犧牲一代又一代人市民的權利,為未來預留大量的資源,這樣對曾為香港付出的一代很不公平。 在預算案裡,司長強調一直投放大量資源改善民生。司長說,教育、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預算經常開支達1980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六成,較十年前增加超過八成。但開支增長的多少,合理與否不能只看淨增長的數字。比對十年前,香港的財政儲備是3,008億元,相等於十六個月政府開支,現在是8600億元,相等於政府24個月的政府開支。當過去十年,三大民生的經常性開支合起來增長超過八成,但政府的財政儲備增長則有近兩倍,這說明了司長的民生政策是慷慨,還是吝嗇,數字說明了一切。 如果我們的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服務已達一個與香港經濟發展相稱的水平,多留點儲備是無可厚非,但香港並非如此,無論是在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還有很多需要改善。以醫療服務為例,司長說2016/17年度醫療衛生的開支達570億元,較10年前增幅超過九成。但實際情況如何?以急症室服務為例,2006-07年急症室服務第三級緊急個案,約兩成半的病人要輪候超過30分鐘,2014-15年上升到近三成;以專科輪候時間為例,比較2006-07和2015-16年度的數字,新界東聯網可以說是外科等候時間改善得最好的聯網,2006-07的外科例行個案的輪候時間最長要178個星期,即3年多的時間,2015-16年要輪候68個星期,即1年多的時間。這是在各個聯網中,等候時間改善最明顯的例子,但一個外科要等1年多才能得到診治,絕不是一個理想的狀況,與此同時,亦有些專科的輪候時間不減反增,如港島西聯網的婦科例行個案,2006-07年的輪候時間最長達56個星期,2015-16年是158個星期。 司長,當我們看到這些數字,比對政府儲備和扣起來五花八門的資源,我們該為10年來醫療衛生經常性開支增長9成感到滿意,還是應感到慚愧。我們是否應減慢一點財政儲備的增長,增加多一點醫療衛生的開支,以至是否應打消設立未來基金的做法,首先改善社會當下的狀況? 在教育方面,我很高興預算案裡提出一系列的措施,加強專業培訓。司長說,政府一直致力培育切合本港需要的專才。但實際上香港的人才培訓出現嚴重的錯配,當中為害最烈的是副學士制度。副學士成立的目的是提升整體人口質素,但由於整個副學士的設計過於強調與費用昂貴的大學教育接軌,忽視職業培訓,結果造成了大批高不成,低不就,畢業還要償還大筆學費的副學士生。在預算案的建議主要惠及在職培訓,如為兼讀職業訓練局指定專業課程學員提供學費資助,及資助零售業從業員在職訓練等。但我相信,要真正做到培育切合本港需要的的專才,不能不檢討副學士制度,並重新確立職業教育為青年學莘學得一技之長,在社會上能有發展的主要途徑。 對於調整中的香港旅遊業,司長提出了三項短期措施,惠及旅行社、酒店、旅館和食肆小販,但忽略了同樣受旅遊業調整影響的旅運業,我希望司長能再考慮在旅遊業的短期受惠措施裡包括旅運業。 主席,我不打算對財政司司長的一次過的寬免派糖措施作過多的評論,一方面是這些措施只是新瓶舊酒,此外,制度上改革遠較年復一年的派糖措施更有效改善社會的貧富差距。但在預算案裡,司長仍為所謂優化補充勞工計劃護航,就如司長在財政預算案裡說,未來一年本地經濟情況,難言樂觀,我們需要及時採取適當措施,提振經濟,支持本地企業,保障市民就業。但擴大輸入外勞,與保障市民就業背道而馳,勞工界堅決反對。 最後,我很希望預算案裡提出為長者而設的銀色債券發債成功,並以此為第一步,特區政府能為廣大僱員的退休保障作更大承擔。 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