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財政司司長發表的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社會反應並不理想。根據港大民意調查計劃上月的民調結果,對預算案強烈不滿或不滿的市民有近52百分比,滿意或非常滿意的市民不足百分之二十。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覺得意外。在今個預算案裡的惠民措施乏善可陳。在上個預算案裡,我批評財政司司長4000元補漏拾遺措施,煩瑣吝嗇,謹小慎微,行政措施複雜,對申請和審批都諸多不便,最終仍難紓緩社會的不滿。現時,這4000元的補遺措施仍在處理中,不少合資格的市民收錢仍遙遙無期,徒添對政府的不滿。
今個預算案財政司長連補遺這樣的措施也不幹,只有年年如是的利民紓困措施,如寬減薪俸稅和利得稅、免差餉、向綜援人士、高齡長者多發一個月津貼,向有需要的學生發放2500元津貼,說得好聽一點是雨露均沾,說得難聽一點是例行公事。相對於施政報告裡公布的萬億元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相對於預算案裡近45O億的創新科技投資,面對樓價高企,通脹持續,市民對預算案的不滿是很自然的。我所屬的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便批評預算案「鴻圖發展畫大餅,遠水救不了近火,市民要畫餅充饑」。
財政預算案演辭並無特別著墨於具體勞工政策,在去年預算案,司長已預留了150億元配合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政策,部份增撥人手的措施亦正在處理當中。我一直關注職業安全,在勞工處儘管一級和二級安全督察的編制人數已經提高,但員工的實際數目卻不升反跌,我希望勞工處檢討前線安全督察人手不足的原因,從速作出改善。
我不知道這是否與勞工處安全督察不足有關,處方對安全督察的巡查統計亦有違常理。現時,安全督察到地盤巡查不是以每次行動計算出巡了多少次,而是以出巡人員多少計算,如兩個安全督察同時到同一地盤巡查便當作巡查了兩次,三個督察同時到該地盤巡查便當巡查了三次,這樣的統計,不能反映巡查的真實情況,反而有弄虛作假的嫌疑。我希望處方能改善巡查的統計方法。
交通政策方面,今年預算案重提以電子道路收費改善交通擠塞,運輸署和警方等部門亦正推動以創新科技增加泊位、監察違例泊車等問題。要改善香港的道路擠塞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從源頭減少香港在路面行走的車輛,利用科技管理道路和泊車是大勢所趨,但我認為政府引入電子科技管理道路使用和泊車的同時,要留意在人手管理中的酌情做法,如何可在電子科技管理下保留足夠的彈性,我相信這對職業司機的影響至為重大。現時,電子道路收費計劃仍未推出,我不知道最後是否如三隧分流一樣,胎死腹中,我期望不論電子道路收費能否順利推行,政府仍能儘快增撥資源,改善公共交通服務。
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演辭中提及,失業率維持在百分之二點八,是超過二十年的最低水平。司長稱,就業人數保持增長,市民收入持續有實質改善。但失業率低和基層市民的生活改善沒有必然的關係。知名雜誌經濟學人最近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是全球生活指數最高的城市。香港僱員沒有標準工時、沒有全民退休保障,基層員工的最低工資遠遠落後於生活所需。與基層市民息息相關的食物升幅,遠遠不止財政預算案所說的通脹率2.6個百分點,這些,都不是司長一句市民收入持續有實質改善便能解說過去。
關於勞工市場依然偏緊的問題,勞聯一直關注本港現時仍有65.4萬家庭照顧者的勞動力未被釋放,勞聯曾在2016年及2017年就家長對於現時幼兒照顧服務的安排作出調查,有不少受訪者認為幼兒服務的名額太少、輪候時間過長,有逾半數受訪者認為照顧子女是影響他們揀選工作的因素,甚至有不少家長表示,育兒得不到外界的支援,工作和照顧子女的責任難以平衡,只會令很多適齡婦女無法出來工作。
此外,便是每天150名從內地來港家庭團聚的人口,當中適齡工作的婦女佔的比例不輕,局方除了有措施幫助她們融入社會外,還必須有措施鼓勵她們就業,在減輕社會負擔之餘,還可釋放勞動力。
與釋放勞動力密切相關是護老院舍人手不足問題。早前有傳媒報導指參加社署護老培訓試驗計劃的外傭,或可轉職資助院舍,雖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作出了澄清,但仍引起社會關注和勞工界的擔心。政府一直要求勞顧會放寛輸入資助院舍外勞數目,我再強調,我反對擴大輸入外勞,政府應先改善現時院舍護理人員的薪酬和福利條件。我亦期望政府盡快完成及公佈早前調查社福機構為前線員工增加薪酬的情況,是否有機構仍未提高政府建議的員工薪酬水平。另外,在培訓及招聘本地婦女從事院舍工作,相關措施應具針對性和彈性,目標是利便家庭主婦女能到院舍工作,善用本地勞動力。
在社會福利方面,社會廣泛關注財政司司長提出將撥款二百億元,購置六十個物業,以供設立超過一百三十項社福設施,包括日間幼兒中心、長者鄰舍中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等。正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提到目前存在服務短缺問題,不少服務的輪候人數不斷上升,有些更在輪候的過程中離世,這說明政府社會福利服務上嚴重不足,透過購置物業即時提供服務,可紓緩輪候時間過長的壓力,但這二百億元仍是杯水車薪,未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就購置這六十個物業,我關注社福服務的優次,以至選址的安排,我希望局方能有效運用資源,達至最佳效果。
在新增撥款方面,我歡迎政府提出向醫管局提供額外7億元經常資助,用作提高士氣及挽留人才,其中一項具體措施包括上調病房支援人員薪酬。據了解,在預算案發佈後,醫管局進一步完善加薪方案,以回應醫療支援職系員工的訴求,但需要追加撥款以應付相關開支。我期望政府在資源上能配合,並確保有關撥款用得其所。同時,現有加薪方案並無包括2000年前入職醫管局的支援職系員工。根據醫管局代表的說法,最快今年9月才會提出這批舊制員工的薪酬調整方案。我期望政府能夠敦促醫管局儘快完成相關工作,並在過程中積極聽取員工的意見。
在公務員隊伍裡,有關五天工作周的政策已推行了13年,現時仍有兩成多的公務員未能受惠五天工作周的政策,我認為,有關政策需要全面檢討,目標是讓全體公務員都能享受五天工作周,這方面,我相信要財政司長的資源配合。另外,在施政報告裡政府己承諾落實將中醫中藥納入公務員服務之中,但財政預算對於公務員中醫中藥服務的資源投放卻沒有半點著墨,希望政府能把承諾早日落實。
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