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5 “改善公務員待遇,提升施政效率及推動創意與創新”議案辯論

主席:

        公務員團隊是支撐特區政府運作的中流砥柱,然而,一方面市民對公共服務的要求愈來愈高,另一方面社會嚴重分化,都對公務員工作做成了重大壓力,因此,今次動議能有此機會集中討論有關公務員的待遇問題,表達各公務員團體的意見,令政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有助提升公務員士氣,亦有助特區政府的管治。

  人手方面,我歡迎政府增加公務員的編制,2018-2019及2019-20年度先後增加公務員編制,分別是6,700及3,481個職位,然而當中仍有不少問題值得關注。過往政府給予外界強烈印象,傾向開設首長級職位,較少聘請前線基層員工。我憂慮面對五花八門的政府服務,基層公務員是站在最前線,他們的服務質素直接影響市民對政府的觀感,如何減輕前線員工的工作壓力,避免肥上瘦下,我認為是改善公務員待遇和服務的重要一步。

  其次,未來人力資源亦是我所關注的焦點。在我接觸的公務員團體裡,反覆提出要擴展延遲退休方案的適用範圍至舊制公務員,讓他們同樣能選擇延遲退休。早前政府在提高長者領取綜援年齡至65歲時,強調年過六十,仍可釋放潛在勞動力,舊制公務員是潛力群組之一,而這批公務員在特區團隊上可算是資深員工,留任將實戰經驗及知識傳承下去,希望政府能考慮相關安排。

  自2010年起,公務員的辭職人數便按年上升,短短8年便有約800名的增幅,原因眾說紛紜,但相信當中是離不開福利待遇問題。2000年是公務員福利的轉捩點,除了成為公務員能否延遲退休的界線,更令2000年後入職的公務員及其合資格家屬退休後不能再享有醫療及牙科福利。過去,不少年輕人畢業便投身政府,其中原因,除了工作穩定外,還有完善及持續的醫療福利。為了吸納人才,局方應檢討退休公務員的醫療及牙科福利,檢視是否服務一段年期,便可享有退休後醫療及牙科福利,增加對公務員體系的歸屬感。另外,薪酬方面,政府每年都會從各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總指標」減去相關薪金級別的公務員遞增薪額開支,得出「薪酬趨勢淨指標」加薪,然而不少工會表示此安排對已達頂薪點的公務員造成不公,現時有接近3萬名公務員已達頂薪點10年或以上,佔約18%整體公務員人數,對他們來說是減人工、減士氣。

  五天工作周模式自2006年起推行十多年,至今,仍有百分之25的公務員仍未能在政策裡受惠。據部份公務員工會反映,有些部門甚至出現中、上層五天工作、基層六天工作的情況,引起基層員工不滿。如何理順五天工作,讓整個公務員隊伍都能五天工作,是未來政府需走的方向。我建議公務員事務局能主動調查,了解為何仍有部門未能落實五天工作周,特別是上述我提及的一些中、高層可落實五天工作,而前線員工要六天的部門,問題出在那裡。此外,政府亦要檢討落實五天工作周的四項原則,希望能更有彈性處理部門的資源和人手,令星期六、日之公共服務得以維持的同時,全面推行五天工作制,讓公務員享有同一待遇。

  最後,不得不提中醫服務。中醫服務老生常談,正值公營醫療爆煲之際,分流公務員於中醫診所亦不失為辦法之一,還望政府能盡快落實中醫的發展,回應公務員多年來的訴求,樹立良好僱主榜樣。

  主席,政府貴為全港最大僱主,很多時間都有「領頭羊」的先驅作用,帶領及引導私人機構跟隨,身為勞工界議員,我希望透過政府改善公務員的待遇,最終達至私人機構仿效,全面改善香港僱員的權益及待遇。

  謹以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