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勞聯報第212期《新型肺炎肆虐 失業工友雪上加霜》

202003勞聯報

      過去大半年,本港受到連串社會事件及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不同行業均大受打擊。在剛過去的2月,相信只有藥房及部份出售口罩及酒精等防疫產品的商鋪的生意較為理想。早前,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在電台節目表示,失業率可能在短期內上升至4%至5%。我認為政府有必要設法支援失業人士,面對經濟下行,除了救市,亦不能忽略救人。

   去年底,政府委託僱員再培訓局推出「特別愛增值」計劃,舉辦培訓課程供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報讀,並向他們提供現金津貼。該計劃有不少尚待改善之處,當中最為人咎病之處是津貼金額低,每月最高只有$4,000。儘管如此,對失業人士而言,亦可算是一點及時雨。可惜,隨著新型肺炎疫情襲港,再培訓局亦跟隨政府呼籲宣佈停課。執筆之時,再培訓課程已停課超過1個月,會否跟從教育局的做法停課至4月,則仍是未知之數。從公共衛生角度出發,我完全理解當局的決定,但同時,這個僅有幫助失業僱員的措施也因疫情而無法落實。

   我亦期望再培訓局,以至政府當局能夠考慮推出特別措施協助受影響的學員,例如採取小班教學,甚至遙距上課模式,在減輕健康風險的同時,亦能夠讓學員繼續接受培訓,得到一點津貼幫助生計。歸根究底,香港一直沒有設立有效的失業保障制度,令失業人士無法得到及時支援,特區政府責無旁貸。撇開近期各種一次性紓困措施,失業僱員只有在跌入綜援的安全網,才有機會獲得政府支援,但此時他們的生活質素往往已經大幅下降。我和勞聯一直提倡由政府設立失業貸款基金,讓市民可在失業期間向政府借貸,解決燃眉之急,待重返職場後再分期攤還欠款,可惜一直未獲政府接納,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早前更表示設立有關制度需時,以遠水不能救近火為由再次婉拒這個建議。

   由政府開設臨時職位,是短期內創造就業機會,支援失業工友的最有效方法。同時,即使疫情得以緩和,長遠而言政府亦必須未雨綢繆,設立妥善的失業保障制度,才能夠避免在經濟下行時失業工友的徬徨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