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勞聯報第214期 「保就業」計劃未能全面惠及僱員

202007

      政府的「保就業」計劃在五月底正式推出,根據傳媒報導,截至六月初已有超過12萬名僱主申請計劃下的補貼,有商會更估計將會有9成僱主參加該計劃。有大企業則表明不會參加計劃,部份甚至傳出有重組業務及裁員的計劃。「保就業」計劃能否發揮預期效果,仍視乎企業參與意願,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涵蓋範圍不足卻是既成事實。

     「保就業」計劃的受惠對象包括自僱人士及65歲以上的年長僱員,但前提是他們必須持有強積金戶口。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香港的65歲以上勞動人口接近16萬,但只有6萬名仍然擁有強積金戶口。據業界人士所言,單是環境衛生業界已有超過4萬名65歲以上,沒有強積金戶口的清潔工人。這些年長的基層僱員有不同的原因要繼續工作,但因保就業計劃必須以強積金劃線,因此,這些沒有強積金的年長僱員職位無疑首先成為僱主開刀對象,保就業計劃即使能保強積金下的僱員就業職位,但同時是犠牲了一些更加弱勢僱員的就業機會,這還沒有計算一些沒有供強積金的自僱人士面對的生活困頓,不能受惠於保就業計劃。對於失業人士而言,「保就業」計劃同樣無法為他們提供支援。

      儘管我和勞聯,以至其他勞工團體,均多番要求政府為失業人士提供支援,但政府官僅以短暫放寬綜援資產限額作應對,我們認為,要失業人士的生活水平急遽下降至綜援水平,政府才願意伸出援手的方法並不可取,政府一直拒絕勞聯提出的失業貸款建議,即使如此,若政府願意在現時一片空白的的失業援助上交一點成績,我建議政府可考慮容許僱員在其強積金戶口提取一定比例的存款,並在事後由政府補墊相關款項,這便能在不損害強積金退休保障功能的前提下,有效率地為失業人士提供財政支援。

      面對經濟困境,政府須針對性地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支援。我期望政府審時度勢,進一步推出補漏拾遺措施,支援失業人士及未獲補助的弱勢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