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潘兆平議員就 “支援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議案發言

主席︰

  新冠肺炎疫情反反覆覆,擾攘香港已超過1年時間。而本港失業率由2019年底開始持續上升,徘徊在6%左右,在保就業計劃完結後,更上升至7%。有見失業問題嚴重,在立法會延任安排獲確認後,我便向立法會秘書處申請作出議員議案,希望促請政府設立失業貸款基金。政府在上月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為失業人士提供百分百擔保的個人特惠貸款,是我和勞聯倡議多年的失業貸款基金的變奏,亦是對失業人士困境姍姍來遲的回應。事實上,會內不少同僚見政府對失業率攀升而無有效的應對措施,不約而同地提出失業問題的議題討論,除了現時有關失業問題的辯論,本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亦成立了小組委員會,研究在港設立失業援助制度的可行建議。失業援助,對勞工界議員來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除了失業援助外,還提出失業保險等措施,希望協助失業僱員,以濟燃眉之急。這些老生常談的建議,政府一直無動於衷,因此,我代表的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在沙士疫情衝擊香港,失業率急升期間,才提出了以貸代援的建議,以失業貨款的形式,協助失業僱員解一時之困,對公帑也不會做成沉重負擔。

  今天,我們仍需在議會就失業支援作出討論,可以說只是重覆過往的論述,因為在面對兩次金融危機、2003年非典型肺炎後,政府未有汲取教訓,直至今次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疫情困擾本港超過1年後,政府仍然沒有一套有效制度支援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

  當然,過去一年,政府已先後推出多項紓困措施,但撇開目前尚未公布細節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不談,對僱員的支援措施,基本上是由保就業計劃及不同行業的針對性措施等,東拼西湊而成,成效不足、漏洞百出。以我們工會的會員為例子,有機場工友在保就業計劃下,保得到職位,卻保不到收入,無薪假加上過往底薪低,依賴加班支撐收入的行業陋習,工資由三萬元下跌至一萬元﹔有駕駛旅遊巴的工友,由於不獲前僱主承認,無法領取政府的行業補貼。堆砌而成的紓困措施始終未能直接令失業工友受惠,歸根究底是因為過去政府政策上,失業支援措施一直是一片空白。

  我和勞聯近年建議政府應該未雨綢繆,設立失業貸款基金,向失業人士提供免息貸款。我希望通過今次發言闡述我們的方案,拋磚引玉,探討支援失業人士的長遠方案。對於政府而言,最大的憂慮是貸款有借無還,失業貸款成了失業援助,對公帑構成沉重負擔。我們的建議認為,若能以僱員的強積金做為貸款的信貸保證,若沒有償還失業貸款,僱員在觸動領取強積金機制時,仍可扣除相關款項。這個方案,與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提出的個人特惠貸款計劃比較,優點是降低了政府作為擔保人需承擔壞帳的風險,同時令措施得以持續﹔缺點則是修例需時,亦未能照顧沒有強積金戶口的自由職業者。

  這是失業貸款基金運作的基本構思,具體方案可從長計議,如失業時間多長才能申請貸款、總貸款的上限、每月領取的貸款金額以至分期償還貨款的措施等等,集思廣益,我所屬的勞聯也提出過具體的建議,但經過近年的反思研究,我們希望建議有所改進而更能消除政府以至商界的憂慮。

  疫情肆虐本港超過一年,不少議員、政黨及勞工團體已經先後要求政府為失業人士提供直接援助,我相信社會主流意見亦認同有關需要,最大的分歧只在於方案的具體細節上。我期望政府當局吸納各位議員在今天提出的意見,盡快推出直接的失業援助措施。

  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