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潘兆平議員在2021年施政報告答問會向行政長官發問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潘兆平議員。

潘兆平議員:多謝主席。特首,你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及本屆政府回應勞工界多年的訴求,分別就法定產假的改善,以及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安排,這些成果是應該 肯定的。我更感謝特首你早前公布將「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由原定今年十月二十七日結束的申請期,延長到明年四月底,讓有需要的失業人士有另一項選擇,幫助他們渡過困難。特首,在《施政報告》第76段提到,旅遊業受疫情重創,目前仍存於困境,但《施政報告》只是為復蘇旅遊業作準備,並沒有進一步措施協助仍處於困境的旅遊業。我想問特首會否考慮有進一步措施,協助當下仍然處於困境的旅遊業僱員?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對於在疫情期間特別受到重創,亦於短期內難以恢復的行業,特區政府是持續地去看,有能力的話我們一定會繼續幫助。我不是很記得旅遊業那幾輪支援去到甚麼階段,但譬如另一行業,就是會展業,在《施政報告》已經提出,我們會將會展業的資助計劃延長,同時間會優化,優化的含義就是我們會直接去幫助這些受影響、無法辦展覽的機構。旅遊業是否又到另一階段要去再看有甚麼支援措施,我請邱局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再作研究。早前立法會通過的「防疫抗疫基金」已經去到最後階段,正在結算中,我們應該還有能力可以再幫助一些受到重創的行業。不過,與此同時,與其坐在這裏等待旅遊業復蘇,我們都希望在其他方面做,譬如本地旅遊、郵輪服務,這些工作最近一直都在進行中,希望為旅遊界帶來一點生機,支援的工作一直會進行。多謝潘議員。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潘兆平議員。

潘兆平議員:特首,未來當然是重要,但很多市民着眼當前的情況。現在通關無期,我們知道有很多旅遊業從業員都正在做一些政府短期及臨時職位,而有些職位很快便完結。所以想再問特首,對於這些僱員,避免他們再次失業,究竟可否把這些職位再延長或增加呢?謝謝。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潘議員應記得在防疫抗疫的過程中,我們不停開創一些有時限的就業機會,早前有30 000個,然後又有30 000個。我不知道現在去到甚麼階段,但只要我們還有空間可以開設一些有時限的職位,未必一定要延續現有的職位。因為如果有關工種已經沒有了,譬如現在有很多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已經關閉,便無法延續那些職位。如果是在另外一個範圍,是可以開創一些有時限的職位,我們一定會做,希望旅遊業界受影響的人士亦可以隨着這些新職位的出現,進入一些新的工作崗位。

2021-09-15 潘兆平議員就“推動抗日戰爭歷史的教育”議案發言

主席:

     首先,適逢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6周年,我十分感謝劉業強議員提出議案,討論紀念抗日戰爭的相關政策建議。就推動抗日戰爭歷史的議題上,我已在議會上以議員議案、以至在《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上,要求政府將9月3日,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列為法定假日。香港有基於傳統、基於尊重不同的宗教而確立的法定假日,但對於抗戰勝利,這關乎整個中華民族興亡的歷史,卻沒有法定假日紀念,我認為是難以接受的,這是我一再要求,把抗戰勝利紀念日列法定假日的原因。

     古語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是培養年青人認同中華民族、熱愛國家的重要一環,而透過將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列為法定假日,正正是鼓勵市民去參與紀念活動,例如如原議案提及的參觀紀念館或抗戰遺址等,認識國家歷史,提升民族認同的最好機會。

     另外,正如我早前在議會的議員議案亦提及,將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列為法定假日並不是把歷史的新仇舊恨重翻一遍,製造更多的仇恨和敵意,而是讓參戰各方,共同面對戰爭的罪惡,深切反思、領悟和平和生命的可貴,紀念無數在戰爭裡失去生命的同胞。讓香港的年青一代重新認識國家民族的機會,為我們飽受戰火、不屈不撓的祖父輩感到自豪,亦因中國人的國民身份而感驕傲。

     把9月3日列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源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曾在2014年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特區政府亦自該年起,在香港舉行相應的官方紀念活動;並曾在2015年,適逢抗日戰爭結束70周年,中央政府宣佈該年9月3日全國放假一天,讓人民參與各地的紀念活動。當時,香港政府亦響應中央做法,將該日訂為一次性的特別公眾假期及法定假日。但紀念抗日,為何是一次性的特別假期,而不是持之以恒的政策,讓全港市民一同參與。

     最後,希望大家支持我的修正案,透過增加一天法定假期,讓市民參與和感受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活動,真正認識國家的歷史,從而增加國民身份認同,更因中國人的身份而感自豪。

謹此陳辭

2021-09-15 就劉業強議員“推動抗日戰爭歷史的教育”議案提出修正案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在其領導下的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於日軍佔領香港期間,在多個地點抗擊日軍及營救盟軍,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至今抗戰遺蹟遍布全港多區;就此,本會促請政府積極在香港推動抗日戰爭歷史的教育和保育相關遺蹟,讓港人更了解抗日戰爭的歷史、抗戰英烈的貢獻和愛國情操,藉以提升港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明白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珍惜在國家支持下,本港所享有的繁榮安定;有關建議包括:

(一)       加強學校教育,從課程設計、專題研究、研討會或校際比賽等不同途徑,讓學生正確認識抗日戰爭歷史;

()       製作完備的抗日戰爭歷史教材套,包括收錄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及昔日香港民眾抗日事蹟的全面資料,以便中、小學可利用相關資料作研習;

()       建立香港抗日戰爭數碼資料庫,蒐集及儲存不同形式的歷史資料,包括口述歷史、文獻、檔案等,並將資料庫開放給公眾使用;

()()  加強向社區推廣抗日事蹟和文物保育工作,例如設置抗戰紀念館文物徑和行山史蹟徑、將抗戰遺址列為法定古蹟、設立遺址名錄、豎立抗日英烈紀念碑、組織專題展覽及導賞團並舉辦各項體驗式活動,讓公眾對這段由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歷史有更深的認識;及

()       在每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悼念抗戰英烈,並邀請抗日老戰士與年青一代交流,以加強市民的國家觀念和國民身份認同,以及讓愛國情懷薪火相傳;及

(六)       將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讓更多市民可以參與相關紀念活動,從而提升公眾對抗日戰爭歷史的認知

註:潘兆平議員的修正案以下加單橫線標示。